-
友情链接:
Powered by 乐鱼体育ror体育被骗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穆沙拉夫:永远的巴铁,流亡也不让中国为难
"我死也不会找中国帮忙!" 这句带着军人血性的宣言,出自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之口。2008年他被迫流亡时,面对刺杀威胁和政治清算,宁愿辗转英国、迪拜,也绝不踏入中国半步。这个被称作"中巴友谊最佳代言人"的铁腕总统,为何在最危难时刻拒绝向兄弟国家求助?
战火淬炼的"中国情结"
1947年印巴分治的硝烟里,4岁的穆沙拉夫跟着父母挤在逃难人群中。当印度教徒的棍棒砸碎邻居家窗户时,这个穆斯林家庭第一次感受到没有强大祖国的切肤之痛。18岁参军那天,父亲塞给他半块馕饼:"记住,战场上能救命的除了枪炮,还有朋友。"
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,彻底点燃了穆沙拉夫对中国的信任。当时印度军队势如破竹,美国航母开进孟加拉湾,全世界都在等着看巴基斯坦灭国。只有中国顶着压力送来59式坦克、歼-6战斗机,甚至把现役部队的冬装都扒下来送到前线。站在被炮火掀翻的战壕里,28岁的炮兵营长穆沙拉夫攥着中国产的止血绷带,终于懂了父亲说的"朋友"是谁。
总统专机拆座椅的"笨办法"
2008年汶川地震时,穆沙拉夫干了两件让巴基斯坦官员急得跳脚的事:先是把全国22226顶帐篷"搜刮"一空,连军队仓库的帆布都没留下;接着把自己专机的真皮座椅全拆了,硬是塞进去90吨救援物资。有官员提醒他:"总统先生,我们刚闹完蝗灾…"话没说完就被怼回去:"中国兄弟需要什么,我们就给什么!"
这种"掏家底式"的援助,在穆沙拉夫执政期间已成常态。他把中巴友谊写进小学课本,顶着美国压力推进中巴铁路建设,甚至在北京奥运会遭西方抵制时,亲自举着火炬跑完第一棒。有人说他"亲华过头",他拍着桌子反驳:"没有中国,巴基斯坦早被印度撕碎了!"
流亡路上的"沉默守护"
2008年8月18日,穆沙拉夫在弹劾风暴中辞职。当反对派举着"叛国罪"逮捕令四处搜捕时,这个曾手握百万大军的总统,却在伦敦郊区吃着冷掉的咖喱饭。保镖劝他:"去中国吧,他们肯定收留你。"穆沙拉夫放下勺子,盯着窗外的雨说出那句著名的话:"我的麻烦自己扛,绝不给中国添乱!"
流亡12年间,他辗转英国、沙特、阿联酋,遭遇过3次毒杀、7次枪击,最危险时刺客已经摸到了卧室门把手。有记者问他后不后悔,这个倔老头咧嘴一笑:"比起让中巴关系受损,流亡算什么?"直到2023年在迪拜病逝,他始终没向中国提过任何庇护请求。
不灭的友谊火种
2024年4月,印巴边境的枪声再次响起。当巴基斯坦向中国发出求援信号时,很多人想起了穆沙拉夫生前的话:"中巴友谊不是交易,是战场上用血凝成的兄弟情。"如今中国军舰停靠瓜达尔港,中巴经济走廊横贯喜马拉雅,那个拆飞机送帐篷的总统虽然不在了,但他种下的友谊之树,正在结出新的果实。
79载人生,半世纪守望。从克什米尔的战火到流亡途中的风雨,穆沙拉夫用最"笨"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兄弟——不打扰,不索取,危难时鼎力相助,落魄时默默转身。这种超越利益的情谊,或许才是"巴铁"二字最滚烫的注解。
Powered by 乐鱼体育ror体育被骗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